第二百一十章 灾民安置(1/ 2)
三月初,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行程近两千里。朝邑的五万灾民终于陆续到达莒州。
第一批灾民刚到莒州,衙门内各级官吏都立即行动起来。尽管有些官吏有些不情愿,但这是皇上亲自下旨安排的皇差,谁要是表现的好了,升官发财指日可待,谁要是表现不好,朝邑的那位苏知县就是例子。所以这种情况下,所有官员都投入到灾民的安置当中。
就连州内的地主豪门也都支持灾民安置,因为他们发现莒州的人口越来越多,作坊也越来越多,自家的地却租种不出去了,但自家在城内的店铺生意却好了许多。现在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灾民,这都是潜在劳动力和自家店铺的潜在客户啊!他们自然欢迎灾民来莒州安家落户。
首先由户房和工房开始统计灾民的户籍信息,把有一技之长的匠户全部筛选出来。经过统计他们惊喜地发现这一万多户的灾民当中匠户竟然有一千多户!
当梁文盛与何志远知道这个消息,大为高兴,当即把这些匠户瓜分,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铁匠、枪匠、炮匠、木匠及泥瓦匠等。
其余的九千多户都是军户或农户,这九千多户中,何志远负责安置五千五百多户,加上五百匠户,正好是六千户。其他四千多户除了匠户被安置到炼钢厂和其实一些小作坊以外,其余的三千户全部安置到沭河两岸的水泥作坊当中。
梁文盛把这些灾民集中起来,用何志远发明的一个铁皮喇叭作扩音器,说了一番宽心安慰的话语,无非就是我作为朝邑人听闻朝邑发生如此大灾,心中非常焦虑。为了救老乡于水火,特向皇上请旨将大家带来暂时安置。现在官府为大家准备了简易草棚居住,并为每户的一名成年男丁安派到作坊做工,每月至少有三两银子的月钱,这三两银子足以保证全家衣食无扰,并且官府给每人发放二十斤粮食,五十文钱,作为安家费用云云。
这些灾民听说官府已经做了如此周到的安置,很多人都激动眼泪横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以为官府最多就是每天管两顿小米粥不被饿死而已,没想到还会为他们安排做工,每月还有工钱,并且还发粮食和铜钱,虽说不多,但足让一些身无分文的农户在第一个月工钱没到手之前不被饿死。这些灾民听到这么多消息,一扫一路的劳累和悲伤,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何志远让家丁和镇上的丁壮分批把灾民带回何家镇,把他们安置在镇子外面的简易草棚中。每来一批何志远就对他们再进行一次训话,告诉他们以后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在这里不但每户的会安置一个成年男丁去作坊做工,如果有愿意去煤矿做工的,不但工钱高,而且还会优先安排一名女工去各作坊做工。
这些灾民听说要去煤矿当矿工,就有人疑惑的问:“去煤矿做工一个月有多少工钱?”
“只要好好干,每个月至少有四五两银子,而且管吃管住,白面馒头白米饭管够,顿顿有肉。”何志远回答道。
这些灾民当中有很多人也曾去煤矿当过矿工,从来没有听说煤矿有这么好的待遇。纷纷疑惑的问:“何公子,你说的可都是真的?别骗我们!”
“你们可以去看看,如果我说的不是真的,你们再回到这里我再给你们重新安置。”何志远自信的对他们说。
“如果真是这样,我报名!”
“也算我一个!”
其实这些灾民哪里还有的选择,只要能有个安身之所,不被饿死他们就心满足了,现在又听说一个月有四五两银子的工钱,而且管吃住,这已经是最大的意外惊喜了。
最后何志远挑选了三千人去罗泉庄煤矿,因为他意识到,尽管煤是好东西,以后的需求量也会很大,但是现在还用不了那么多,如果过多的开采一定会造成煤炭积压,那样就会压太多本钱。同时他决定把煤球顺便发明出来,这样不但可以安置一些灾民做工,同时也可以提高煤炭的销量,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剩余的这两千多户的丁壮分别安置到何家镇的各个作坊,现在最需要扩大规模的就是青砖作坊,现在的青砖作坊不但能生产青砖、空心砖,还生各种水泥瓦、硫璃瓦等各种建材,早就应该改名叫建材厂了。
郭老二一家在朝邑时就是无地的佃户,有四个孩子,还有年近六旬的父母,是众多灾民中最穷的一批。一家八口人硬是靠着仅有的一石粗粮和五十文钱走到了莒州。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